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05-07-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73246
  • 1
  • 248021
  • 平装
  • 16开
  • 2005-07-15
  • 470
  • 322
  • 教育学
  • 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当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全书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性质及其发展历程入手,以当事人在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为轴心,分别阐述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咨询目标、咨询关系、咨询过程和策略、专业道德等基本问题。然后以专章对当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些主要体系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理性情绪行为、家庭系统等治疗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在前一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增删章节颇多,内容反映近年来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但仍保持了原版理论实践并重、资料翔实可靠、叙述清晰流畅的特点。

本书可作大学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等专业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各类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培训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
   一、适应和发展——人生两大基本任务
   二、社会变迁——现代人面临的适应挑战
   三、陷入适应困境的现代人
   四、出路在哪里
  第二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
   一、名词说明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四、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治疗的思想和实践
   二、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
   三、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过程
   四、心理咨询在中国人社会中的发展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第一节 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一、对共同要素的研究
   二、对共同要素的认识
   三、弗兰克的研究和看法
  第二节 当事人
   一、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治疗
   二、当事人的社会和人口统计学变量
   三、障碍的特点和改变动机
   四、当事人的人格和个人特点
  第三节 咨询师
   一、咨询师的角色与功能
   二、咨询师的个人特点
  第四节 其他变量
   一、咨询关系
   二、理论、策略和方法
   三、治疗之外的力量
 第三章 咨询目标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二、健全人格标准涉及的问题
   三、不同研究得到的健全人格模型
   四、健全人格的维度
   五、综合评论——健全人格的标准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
   一、目标对于咨询的意义
   二、目标概念分析
   三、不同流派的治疗目标
   四、目标要求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
   一、常见问题与处理原则
   二、确定目标的方法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
   一、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本质
   二、心理咨询实务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
   三、原则:功能干预对内容干预
 第四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
  第一节 会谈的一般问题
   一、会谈及其作用
   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
   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
  第二节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
   一、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
   二、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
   三、对非言语行为做反应
  第三节 倾听当事人
   一、倾听当事人的故事
   二、咨询师在倾听中的态度和状态
   三、反应性倾听
  第四节 会谈技巧
   一、倾听技巧
   二、影响性技巧
 第五章 咨询关系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咨询关系
   二、咨询关系的特征
   三、咨询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咨询师
   四、咨询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五、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
   六、咨询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助长条件
   一、同感
   二、积极关注
   三、真诚
   四、具体性
   五、即时性
  第三节 与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技巧、态度和人格
   二、技巧、助长条件与理论取向
   三、治疗关系与文化
 第六章 一般咨询过程
  第一节 对咨询过程的认识
   一、咨询过程的概念
   二、改变过程的特点
   三、自然主义的过程处理和技术主义的过程处理
   四、咨询基本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咨询的基本阶段
   一、进入与定向阶段
   二、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三、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四、行动/转变阶段
   五、评估/结束阶段
  第三节 初始会谈和结构化工作
   一、会谈初始时的准备
   二、开始谈话
   三、结构化
  第四节 咨询过程的深入
   一、互动的层次
   二、抗拒
   三、移情
 第七章 当事人评估
  第一节 医学诊断模式
  第二节 理解当事人的架构
   一、生命阶段
   二、生活风格
   三、需要—价值结构
   四、自我结构
   五、生活空间
  第三节 评估途径
   一、评估性会谈
   二、心理测验——魔杖还是拐杖
   三、使用拐杖——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解释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
  第一节 概观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与现状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特点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意识—无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人格发展理论
   四、心理障碍的本质
   五、自我防御机制
   六、客体关系理论与自我心理学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
   一、治疗的原理
   二、治疗过程
   三、治疗策略和技术
  第四节 精神分析疗法评价
 第九章 行为疗法
  第一节 概观
   一、行为疗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行为疗法的特点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三、两种条件作用的比较
   四、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行为治疗过程
   一、行为评估
   二、行为治疗
   三、随访
  第四节 治疗技术
   一、放松训练
   二、系统脱敏
   三、自我管理
   四、其他行为技术
  第五节 行为治疗评价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第一节 概观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罗杰斯眼里的人
   二、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三、自我
   四、心理失调和心理适应问题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一、治疗的目标
   二、咨询和治疗过程
   三、咨询过程中的重点
   四、咨询策略和技术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贡献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局限
 第十一章 理情行为疗法
  第一节 概观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历史
   二、理情行为疗法的特点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人性观
   二、健全的人和咨询目标
   三、情绪失调的原因——ABC理论
   四、非理性信念及其特点
   五、其他重要概念和观点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一、治疗过程
   二、检查非理性信念的策略
   三、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策略
   四、其他策略和技术
   五、治疗过程中的咨询师
  第四节 理情行为疗法评论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贡献和局限
   二、REBT在我国应用的几点考虑
 第十二章 结构家庭治疗
  第一节 概观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发展历程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人在系统之中
   二、家庭是一个系统
   三、家庭的组织和结构
   四、家庭界限
   五、家庭次系统
   六、家庭结构与个人问题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一、首次会谈
   二、改变过程
  第四节 结构家庭治疗评价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贡献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局限
   三、结构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下的利弊
 第十三章 其他疗法
  第一节 现实疗法
   一、基本理论
   二、治疗过程
  第二节 多功能治疗
   一、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折中取向
   二、多功能治疗的发展和背景
   三、多功能治疗的基本理论
   四、多功能治疗过程
   五、治疗策略和技术
  第三节 森田疗法
   一、森田疗法的特点
   二、神经质理论
   三、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
   四、治疗过程
  第四节 钟氏领悟疗法
   一、对传统心理分析治疗机制的反思
   二、钟氏领悟疗法所遵行的理论原则
   三、治疗过程和有关策略
 第十四章 专业道德问题
  第一节 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
   一、当事人利益优先原则
   二、知情同意
  第二节 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
  第三节 保密
  第四节 其他道德问题
   一、专业能力
   二、转介
   三、心理测验工具的应用
   四、时间界线和咨询师仪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