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 《分析化学手册(1)(第3版)(精)》
图书分类 一 〉未分类 一 〉未分类

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 : 分析化学手册(1)(第3版)(精)

郭伟强 著;

2016年10月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198.00 定价:¥198.00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47674
  • -
  • 194511
  • -
  • -
  • -
  • 2016年10月
  • -
  • -
  • -
  • -
  • 未分类
  • 未分类
  • -
  • O65-62
  • -
  • -
  • -
  • -
  • -
  • -
内容简介:
  郭伟强主编的《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分册的基础上,拆分了其中3个分册成6册,最终形成13册。
  本分册内容更加精练、充实。第一篇基础知识,采用了最新的原子量表,全面更新了相关分子摩尔质量等数据;采用了最新且有效的标准;同时,增加了与分析化学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信息源及相应的查询方法。第二篇准备工作及试剂,削减了电光天平的内容,增加了样品采集方法和样品预处理方法。第三篇安全知识,是此次变动最大的部分,丰富了化学危险品的内容,新增了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关注度物质、易制爆和制毒化学品、致癌化学品、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允许浓度,以及危险化学品的标签要素,放射性辐射防护等内容。第四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按优良实验室新的认证考核标准提出了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的问题。第五篇分析数据处理及实验条件优化按数理统计基础、分析数据处理和实验方法设计重新进行了编排和扩展。
  本书可供化学、材料、环境等领域的学生、科研人员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相关的从业人员查阅。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数据及表解
 第一节 国际单位制(SI)及其相关单位间的换算
  一、国际单位制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
 第二节 分析工作中常用的符号及缩略语
 第三节 化学元素的基本参数
 第四节 离子的基本参数
  一、离子半径
  二、 各种离子的活度系数
 第五节 溶液的基本参数
  一、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二、 常用溶剂的基本特性
  三、 常用酸、 碱、 盐溶液的浓度和密度
 第六节 生成常数和解离常数
  一、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二、 水的离子积常数
  三、 酸和碱的解离常数
 第七节 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基本参数
  一、 金属配合物形成常数
  二、 配位体的基本参数
  三、 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配位效应系数
 第八节 分析化学数据信息源及其查询方法
  一、 数据类刊物
  二、 数据中心
  三、 主要的手册、 丛书
  四、有关化学与物理性质的重要网站
  五、其他国内外化学化工网站简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纯水的制备与检定
  一、分析用纯水的制备
  二、水质的检定
 第二节 常用器皿、用具及其洗涤
  一、化学实验常用器皿与用具
  二、分析器皿的洗涤
  三、常用洗涤液
  四、玻璃器皿的干燥
 第三节 滤纸、滤膜及过滤方法
  一、滤纸
  二、滤膜
  三、滤纸的折叠和过滤操作
 第四节 研钵和坩埚
 第五节 干燥方法
  一、固体样品的干燥
  二、液体样品的干燥
  三、气体的干燥
 第六节 冷却方法
  一、实验室常用制冷剂
  二、使用液态气体作制冷剂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加热方法
  一、固体加热方法
  二、液体加热方法
  三、微波加热介绍
 第八节 试剂的提纯和制备方法
  一、无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
  二、有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
 第九节 气体的获取和纯化
  一、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
  二、常用气体的制备与纯化
 第十节 试剂的回收和净化
  一、贵重试剂的回收与净化
  二、废旧电池处理及重金属回收
  三、有机溶剂的回收
 第十一节 化合物重要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方法
  一、熔点的测定
  二、沸程的测定
  三、沸点的测定
  四、密度的测定
  五、凝固点的测定
  六、结晶点的测定
  七、色度的测定
  八、黏度的测定
  九、比旋光度的测定
  十、折射率的测定
  十一、软化点的测定
  十二、闪点与燃点的测定
  十三、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十四、辛烷值的测定(马达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准备工作及试剂
第三章 试剂和溶液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二、化学试剂的规格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普通酸、碱及盐溶液的配制
  一、酸溶液的配制
  二、碱溶液的配制
  三、盐溶液的配制
 第三节 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
  一、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测定化学试剂杂质用标准溶液
  三、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四节 滴定分析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一、滴定分析用基准试剂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常见缓冲体系
  二、pH标准缓冲体系
  三、各类缓冲溶液的配制
  四、生化缓冲体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普通分析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第一节 天平
  一、天平的类型及使用
  二、砝码的级别与检定
 第二节 容量器皿的校正
  一、容量器皿的校准
  二、玻璃量器的最大允许公差
 第三节 测温装置及其校正
  一、1990年国际温标(ITS—
  二、实验室玻璃温度计的校正
  三、电子测温装置
第五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保存和制备
 第一节 样品采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抽样检查的基本概念
  二、抽样检查的类别
  三、抽样方法
  四、采样时需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一、水样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二、取样时的注意事项
  三、各类水样采集的一般方法
  四、水样的保存
  五、分析项目的确定
 第三节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采样的原则和目的
  二、采样方法
  三、食品的采样量及注意事项
  四、样品的保存
  五、样品的制备
  六、食品样品的前处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
 第五节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采样的一般原则
  二、样品采集量
  三、样品的采集方法
  四、植物样品的制备
  五、含水量的测定
 第六节 气体样品的采集
  一、直接采样法
  二、富集采样法
  三、无动力采样
  四、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分析样品的准备和处理
 第一节 分析样品的准备
 第二节 试样的前处理
  一、溶剂/熔剂的性质与要求
  二、溶解法分解试样
  三、熔融法分解试样
  四、增压溶样法
  五、试样的蒸馏处理
  六、金属在酸、碱中的溶解性质
  七、无机试样分解方法
  八、有机试样的分解方法
  九、复杂样品中相关组分的提取方法
  十、无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
  十一、在线前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安全知识
第七章 分析实验室安全
 第一节 一般安全知识
  一、预防中毒
  二、预防火灾和爆炸
  三、防止化学烧伤、割伤、冻伤
  四、实验室安全设备
  五、其他方面
 第二节 使用煤气设备的安全守则
 第三节 使用电器设备的安全守则
 第四节 使用高压和高能装置的安全守则
 第五节 防火与灭火
 第六节 不幸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急救常识
  二、应急处理
  三、应急处理案例——氯气中毒治疗原则及现场处置方案
 第七节 现场采样的安全事项
 第八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览表
  二、化学物质环境标准
  三、化学致癌物质
  四、职业卫生监控的化学物质
  五、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关注度物质
  六、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及监控化学品
 第九节 实验室废物的处理
  一、实验室危险废物收集的一般办法
  二、实验室危险废物收集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室废物储存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安全分析与实验室风险防范
 第一节 动火分析
  一、燃烧法测定可燃性气体总量
  二、爆炸法试验气体爆炸燃烧情况
  三、几种可燃可爆气体的动火分析方法
 第二节 有毒气体分析
  一、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 高危化学品的使用和防护
  一、一般概念
  二、遇强氧化剂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物质及其他危险物质
  三、醚中过氧化物的爆炸与控制
  四、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及三氯化氮的测定
  五、高氯酸和高氯酸盐的处理
  六、实验室内发生爆炸的原因、爆炸情况与应对措施
  七、防毒措施
 第四节 高压装置的使用
  一、气瓶的结构与减压器
  二、高压气体的使用
  三、高压釜的使用
 第五节 高能装置的使用
 第六节 放射性辐射的防护措施
  一、有关名词的解释、特有的单位系统和换算
  二、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防护
  三、对放射性污染的处理
  四、对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的主要防护要求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第九章 计量检测和质量检验
 第一节 计量、测量、测试和质量检验
 第二节 计量器具及其检定
  一、计量器具
  二 、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
  三、计量器具的非强制检定
  四、计量器具的校验
  五、计量器具检定的法规要求
 第三节 标准物质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第一节 实验室组织系统
  一、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组织机构
  三、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实验室的公正性保证
 第二节 实验室各岗位责任制度
  一、各负责人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
  二、各科室的岗位责任
  三、各层次人员的技术职责
 第三节 实验室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监控
  一、仪器设备的管理
  二、仪器设备的检定
  三、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四、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五、仪器设备检测值的溯源
 第四节 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素质
  一、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检验管理人员
  二、计量检定人员的素质
  三、检测人员的素质
 第五节 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一、检测质量目标
  二、抽样
  三、检测前的检查
  四、检测实施细则
  五、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六、常规分析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图
 第六节 分析数据记录和检测报告的规范要求
  一、原始记录
  二、数据整理
  三、检测报告
 第七节 实验室日常工作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二、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三、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四、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
  五、标准物质及样品的管理制度
  六、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及管理制度
  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八、保密制度
  九、危险品、贵重物品管理制度
  十、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质量申诉处理制度
 第八节 实验室环境要求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分析数据处理及实验条件优化
第十一章 数理统计基础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二、真值、平均值与中位数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四、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误差、偏差、方差和标准偏差
  六、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正态分布
  一、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二、标准正态分布
  三、对数正态分布
 第三节 t分布
 第四节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第五节 χ2分布
  一、χ2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二、估计总体方差σ2的置信区间
 第六节 F分布
 第七节 方差分析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双因素方差分析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八节 回归分析
  一、一元线性回归
  二、一元非线性回归
  三、多元线性回归
第十二章 分析测试数据的统计检验
 第一节 测试数据分布类型的检验
  一、直方图
  二、正态概率图示检验法
  三、χ2分布类型检验法
  四、Shapiro Wilk检验法
  五、偏度 峰度检验法
 第二节 离群数据的检验
  一、3s法/4d法
  二、Dicson法
  三、Grubbs法
  四、t检验法
  五、tR极差检验法
  六、实验室间数据的检验
 第三节 精密度的检验
  一、一个总体方差的检验
  二、双总体方差检验
  三、多个方差的检验
 第四节 准确度的检验
  一、u检验
  二、t检验
第十三章 试验条件优化方法
 第一节 单因素优化法
 第二节 正交试验设计
  一、正交试验的原理及特点
  二、正交表
  三、正交试验设计步骤
  四、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五、拓展正交分析
 第三节 单纯形优化法
  一、基本单纯形优化法
  二、改进单纯形优化法
  三、单纯形优化的参数选择
 第四节 均匀设计试验法
  一、均匀设计表
  二、均匀设计试验安排
  三、数据分析与优化处理
主题词索引
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