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 《中国能源价格与总产出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图书分类 一 〉未分类 一 〉未分类
本书可免费申请样书

山西财经大学学术文库 : 中国能源价格与总产出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张华明 著;

2014年4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27.00 定价:¥27.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9787509551905
  • -
  • 115432
  • -
  • -
  • -
  • 2014年4月
  • -
  • -
  • -
  • -
  • 未分类
  • 未分类
  • -
  • F426.2
  • -
  • -
  • -
  • -
  • -
  • -
内容简介:
  张华明的《中国能源价格与总产出货币政策关系研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紧密围绕一条逻辑主线来展开:能源是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而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受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经济增长及总产出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而能源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能源消费来影响总产出水平的;货币政策是协调能源价格与总产出关系的重要经济手段,因此必须将能源价格、总产出与政策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本书的研究内容便依据这一逻辑主线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本书的研究概况作一个介绍,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与本书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炼已经取得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研究的缺失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综合性的述评提出自己的研究与以往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的关系。本章主要使用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观点比较、方法比较等比较方法和文献分析法,包括文献校勘、文献对比等。
  第三章主要分析各类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研究了各类能源价格形成的历史条件、特殊的物理条件,剖析了各类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协整理论与广义差分法对我国能源的总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第四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各种能源价格与相关产业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类能源价格与相关产业之间形成的价格传导链条,进一步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前者为第七章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政策研究基础,后者为货币政策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前提。
  第五章研究了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能源强度是研究能源价格对总产出的影响不能绕开的环节,能源价格通过影响能源消费而对总产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又会受到能源强度大小本身的影响。因此在第六章进行能源消费与总产出关系之前在本章对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问题进行研究。本章主要使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方法。
  第六章着重考察了能源消费与总产出的关系,通过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源要素这一变量,并对引入能源要素的增长模型进行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能源消费与总产出关系的量化结论。本章主要使用了协整方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
  第七章在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民收入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能源价格波动引起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波动时采用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第八章对全书的主要观点、重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给出了本书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回顾
  2.1.1 能源价格问题
  2.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2.1.3 能源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第3章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3.1 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1.1 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的研究现状
  3.1.2 我国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3.1.3 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2.1 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3.2.2 石油价格的其他影响因素
 3.3 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3.1 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
  3.3.2 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煤电价格矛盾研究
  3.4.1 煤电竞争背景
  3.4.2 “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博弈分析
  3.4.3 煤电一体化可行性分析(以山西为例)
 3.5 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5.1 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3.5.2 天然气产业的经济特性
  3.5.3 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6 我国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3.6.1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
  3.6.2 我国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政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能源价格与相关产业价格及价格总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价格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4.2 能源价格与相关产业价格关系实证分析
  4.2.1 方法的选择
  4.2.2 煤炭价格与相关产业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4.2.3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2.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相关行业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4.2.5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与相关行业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4.3 能源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关系研究
  4.3.1 模型的构建
  4.3.2 能源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关系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关系实证研究
 5.1 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关系研究回顾
 5.2 能源强度模型
  5.2.1 模型的选择
  5.2.2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5.2.3 方法的选择
 5.3 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
  5.3.1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
  5.3.2 东部地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实证分析
  5.3.3 中部地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实证分析
  5.3.4 西部地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能源消费与总产出关系研究
 6.1 引入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
 6.2 中国能源消费与总产出的总体现状
 6.3 中国能源消费与总产出的实证研究
  6.3.1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6.3.2 实证分析
 6.4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总产出的实证研究
  6.4.1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总产出现状分析
  6.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6.4.3 能源消费结构与总产出长期关系实证分析
  6.4.4 总产出水平与能源消费结构的短期关系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能源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实证研究
 7.1 关于货币理论
  7.1.1 古典学派的观点
  7.1.2 马克思的观点
  7.1.3 剑桥学派的观点
  7.1.4 瑞典学派的观点
  7.1.5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7.1.6 货币学派的观点
  7.1.7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观点
  7.1.8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
  7.1.9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7.2 货币政策内涵
  7.2.1 货币政策工具
  7.2.2 货币政策目标
  7.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7.3 IS-LM模型的引入
  7.3.1 IS-LM模型回顾及拓展
  7.3.2 IS-LM模型中参数的意义
  7.3.3 引入能源因素的IS-LM模型
 7.4 引入AD-AS模型后的分析
  7.4.1 能源价格冲击时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7.4.2 价格连续攀升后的情况
 7.5 能源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能源发展、价格形成机制及应对能源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8.1 关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8.1.1 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8.1.2 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8.1.3 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8.1.4 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应对能源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建议
  8.2.1 货币政策执行环境的改变
  8.2.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
  8.2.3 应对能源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
 8.3 关于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8.4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