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 《大学·中庸的管理释义》
图书分类 一 〉管理学 一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书可免费申请样书

华章精品教材 : 大学·中庸的管理释义

张钢 著;

2017-04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40.00 定价:¥40.0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562481
  • 1版
  • 229394
  • 43229163-1
  • 平装
  • 16开
  • 2017-04
  • -
  • 205
  • 215
  •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1
  • C93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秉承《论语》管理思想的基本逻辑,对《大学》和《中庸》进行管理释义,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儒家管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发意义。本书可供企业、政府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MBA、EMBA、MPA及其他管理专业学习者的相关课程用书。
目录
序言 《大学》导读第一部分  4本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既提出了管理之道的”人性”假设,又明确了”至善”的终极目标追求,还阐明了认识和践行管理之道的方法与途径,为更深入地理解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二部分  19本部分进一步展开论述管理之道,在分别阐述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内涵及其对于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三者之间的内在相通性。【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三部分  29本部分论述自我管理,在详细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内涵、做法及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既明确了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又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丰富了儒家关于管理者素质及其自我修养的内涵。【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四部分  44本部分论述组织管理,既阐述了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和正式组织管理”三位一体”的核心观点,也揭示了作为一名”做人”和做管理相统一的儒家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在管理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大学》原文  69《大学》意译  72《中庸》导读第一部分  82本部分是全篇的总论,在明确”人性”的先天禀赋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人性”、管理之道和管理教育的一体化关系,进而提出了”人性”的德性内涵是”中和”的观点。【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二部分  89本部分论述”中庸”,在深入分析”中庸”的内涵及其情境依赖性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庸之德”与管理之道、管理模式的关系,进而引申出对管理者素质和行为的基本要求。【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三部分  110本部分论述以”中庸之德”为核心的管理之道,从”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的普遍性和无形性出发,阐述了管理之道在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从理想的管理之道变为现实的管理模式的基本方式。【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四部分  134本部分论述实施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九条”迂回式”途径,借助对”为政在人”管理意义的阐明,从”五达道”和”三达德”出发,提出了管理”九经”及其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并明确了以”诚”为本的”中庸之德”的内涵定位。【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五部分  153本部分论述”诚”,通过阐明理想世界中的”至诚”和现实世界中的”局部之诚”及其关系,建立起以”诚”为根基的”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的内在联结。【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第六部分  184本部分是全篇的结论,系统引用《诗经》的诗句,既概述了如何将”中庸之德”、管理之道落实到管理模式和管理途径之中,又进一步阐明了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精神力量的德性与德行的巨大影响。【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中庸》原文  189《中庸》意译  195参考文献  206